近幾年,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傳統用工的環境,條件和用工的模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其中餐飲,影視,酒店行業都是被波及比較厲害的行業,同時還有一些行業,例如:外賣行業,快遞配送,生鮮電商等行業人員需求的爆發,勞動力的匹配失衡,導致了很多勞動者面臨收入減少和失業的風險。很多用工單位也面臨著企業人員不飽和,招聘壓力大,嚴重的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今年年初,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最缺勞動力’的100個職業排行”,其中保安員,快遞員,外賣員,餐廳服務員,家政保潔,設計師營銷員,車工等職業排行位居前列。不難看出,這些缺勞動者的職業都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
(1) 季節性的用工方式,崗位的稀缺程度階段性的波動較大。很多的企業存在著“淡季”和“旺季”,用人短缺存在階段性的周期變化,可能不便于員工建立長久的勞動關系。
(2) 以技能,服務和輔助人員為主。許多的崗位都是輔助性質的,崗位的可替代性較強,可以通過短期的培訓實現快速上崗。還有一些工作內容的專業針對性較強,比如說技能崗。
(3) 工資和福利待遇一般。榜單上較為靠前的崗位普遍工資待遇不高,導致人員流動性大,穩定性差,使得崗位必須不斷招聘。
那針對這些問題,企業想要發展,招聘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想要解決或者改善企業的用工問題,企業就一定要考慮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升級轉型。傳統的組織形態和用工形式都非常單一,沒有辦法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傷害。這個時候靈活用工的好處就很好的凸顯出來了。
(1) 在靈活用工模式下,用工成本被合理分攤,從根本解決企業成本問題,緩解企業的壓力。靈活用工對于企業來說,意味著不必長期雇傭大量人力,只需項目執行后去精準分配工作,支付傭金。這無疑很好的解決了周期性用工的問題。
(2) 正常招聘流程企業通常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精力,財力來進行人才的搜索與面試。而在采用靈活用工方式后,不僅能快速完成人員配備還可以在具備一定人才儲備的靈活用工平臺快速找到匹配,適合的人選。并且另一方面,為公司節省成本,完全可以省出成本用于人才的招聘上。同時,靈活用工模式對于一些需要大量使用員工的企業而言,更能解決人員緊缺問題,實現了現階段自由職業者和企業的合作共贏。
近年來,許多國家部門發布了很多就業支持,人力資源行業發展等相關的政策。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各類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建設,廣開就業門路,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創造更多公平就業機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也提出,要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靈活用工的發展趨勢可謂勢如流水,如果說2020年是靈活用工興起的元年,那么2021年就是全面爆發年。這一年我國有61.14%的企業在使用靈活用工,各大靈活用工招聘服務更是迎來眾多企業和資本的青睞,企業靈活用工的時代已經逐漸全面開啟。李克強總理說:“實現保就業、增收入,靈活就業是一個重要途徑。就業不可能全靠政府通過‘計劃’來完成,而是要盡力發揮人民群眾無窮的創造力去實現。這也是中國經濟韌性的重要表現。過去很多人一講就業就是‘固定工’,現在要轉變這種觀念?!笨偫磉€指出新業態、新模式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各地區、各部門要對網絡零售、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在線醫療等新就業形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激勵互聯網平臺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