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信息中心正式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2)》。系統分析了2021年疫情沖擊下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的最新態勢、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趨勢。3月5日,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加強靈活就業服務,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這一樁樁一件件事件的發生,都意味著靈活用工市場正在興起。
受疫情的影響,企業都在尋求能夠減少企業成本的方式,而另一方面,在疫情中失業的人員,也開始選擇靈活就業,這兩方面同時都促進了靈活用工市場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與勞動者的合作思維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而這種思維上的轉變,也反映在了企業與勞動者雙方關系上的轉變。
共享經濟和靈活用工是兩個相關性很高的概念,相比傳統的用工模式,靈活用工可以理解為“勞動力”的共享,一個勞動者不再是某個企業所獨自占有的,勞動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為多家企業服務,企業只需要將自己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通過靈活用工的方式發布,選擇合適的勞動者來完成。同時,企業能夠減少用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企業與勞動者雙方都能夠在靈活用工模式下受益,隨著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各行各業對靈活用工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企業和個人對靈活用工模式的需求都釋放了出來,市場也越來越大。有專家表示:“中國靈活用工即將步入爆發期,預估2025年中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有望趕超日本?!?/span>
“十四五”期間我國共享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共享經濟在生活服務和生產制造領域的滲透場景將更加豐富。隨著共享經濟的全面發展,靈活用工市場也將會迎來爆發式的大發展。